好的和田玉雕,是将创作者的思想和灵气注入玉中,所以,玉雕中就有“因材施艺”的说法,每块玉都有自己独一无二的色彩、纹理、形状……根据它们的特点去打磨,设计,也是玉雕工艺中最重要的原则。

在以往,大家爱白玉,喜欢“白璧无瑕”,玉雕作品以白玉为主,偶有皮色,大多数时候也将之去掉。但在宋朝时,也有“巧色”技法,就是尽可能地保留玉料本身的颜色,巧妙地将颜色和要表现的题材相结合,将颜色融入玉雕,使得整个作品更别具一格,生动形象。


32.jpg


而到了现代,随着审美的变化,大家手上玩的玉,也越来越“五光十色”了,现代玉雕在巧色的基础上,更有了俏色。其实很多玉友认为,巧雕就是俏色,但并非如此,俏色和巧色有相同之处,但两者也不能混于一谈。巧色讲究的是因材施艺,合理利用,使得作品更加饱满生动;俏色则更侧重于“俏”,也就是突出料子的特色,更完美的利用玉石的特色,突出料子的皮色,甚至瑕疵,使得这些特色更加鲜明化,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。换个说法,如果说巧色玉雕,整个作品看上去是自然而天成的,俏色玉雕,则更有个性,玉雕中的重点会更加突出,抓人眼球。


app-3-11聚皮将军C992131103.jpg


目前,大部分俏色作品,是皮色俏色。这二三十年内,皮色籽料异军突起成为市场主流,这其中少不了俏色的作用,俏色技法,将籽料的皮色变成了真正的艺术。聚皮料最受欢迎,聚皮给了俏色更多的发挥空间;洒皮,可能看起来杂乱,若俏色运用得到,则更有意境;皮色少,即便通体洁白,将“一点红”运用巧妙,也是恰到好处的惊喜……不论哪种皮色,经过精心设计,都能为玉雕增添自己浓墨重彩的一笔。


1.jpg


沁籽也是巧雕的热门原料,毕竟沁也是皮的一种,沁皮一般更厚,赌性也更大,所以沁料的俏色没有皮色俏色那么多。不过好的沁料,通过运用得到的技巧,做出来的作品更具视觉冲击力,也是非常具有市场的。

现在好的原料很贵,大多数玉雕作品的主旨就是惜料,最大限度地利用原料。这个做法当然是好的,但真正的艺术品,讲究去留得当,就如同画画一样,并不是整张画布上铺满了就是好画,有时候多一笔不如少一笔。俏色作品也一样,皮和沁虽好,甚至现在市场上,一块料子的价格,很大程度上是以它的皮色定价,但俏色作品也不是见色就留,都是经过精心设计后,该留就留,该去就去。


26.jpg


除去白玉籽料外,很多碧玉、青花、翠青等有色玉也有非常漂亮的俏色。利用碧玉的黑点,青花和翠青的不同色来作俏色。其实这些有色玉的俏色,很多也可以称为“分色”,分色在翡翠中运用的更多,因为翡翠多色。它是在俏色的基础上,将不同的颜色部分,层次分明地区分开来。而现在因为籽料的稀缺,漂亮的有色玉种渐渐吸引了市场的目光,被更好的利用。像这种多色的有色玉种,其颜色不一定都是泾渭分明,很多时候往往是渐变的,所以这类分色作品也需要经过设计,需要创作者对原料特性熟悉,且用于尝试。


无水印-3-3半皮关公C99213312.jpg


俏色虽好,但和田玉的本质还是在于其“温润” 感,欣赏俏色,也不应一味的只好其色,而忽略了玉石本身的玉质美。现在有些不良商家过分追求好看的皮色,巧妙的俏色,从而费尽心机做假皮色,做工也为了顺应市场,不顾比例是否得当,一味大面积的留皮。这类做法,和艺术道德都背道而驰。毕竟玉为体,皮为衣,再美的皮色,再妙的俏色,都只是锦上添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