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们常说“物以稀为贵”,但一个东西再稀有、再珍贵,若是无人识得也没用。在如今的信息时代,流量为王,“酒香不怕巷子深”恐怕已经不适用于所有市场,很多时候,“好酒也得勤吆喝”才是真理,在东西稀有的基础上,越多人知道,它的价值也越明显。


3.jpg


所以马未都就此提出了一个理念,“物以知为贵”。他举过一个实例:1963年在东京国立博物馆展览过的一件瓷器,后来在苏富比拍卖出了两亿元;若是没有这次展览,知道这件文物的人很少,那么它在苏富比顶多只能拍出一亿元;再降一个档,若它既没有在东京展览过,也不是在苏富比拍卖,而是在不知名的拍卖行,那可能只能拍出5000万……同一件东西,因为信息差造成的价格差如此巨大,这在当今社会是很常见的。


15.jpg


再从另一个角度解读的话,一件东西的价值,同样也是基于你懂不懂它。就像和田玉一样,很多不懂玉的人会觉得稀奇,为什么会有人愿意花那么大价钱买一块石头?看不到它价值的人,当然会觉得这只是一块石头而已了。


17.jpg


卞和献玉的传说也印证了这个道理,楚国人卞和偶然得到一块璞玉,两度欲献于楚王都被认为是石头,还因欺君之罪失去双脚。直到楚文王即位后他再度献玉,这一次,文王命工匠剖开,发现真的是宝玉,此玉则被命名为“和氏璧”千古流传。


32.jpg


还有一个例子,便是清朝时候英国使臣访华,他们将蒸汽机、火枪、战舰模型等献给乾隆皇帝,但乾隆帝认为这不过是一些奇技淫巧而已,不足为奇。虽是如此,为表示天朝上国的威严,乾隆还是将他认为最好的东西……也就是和田玉作为回礼,西方人受到一堆玉器也很是纳闷,为什么堂堂大国皇帝回送我们一堆石头?不论是代表工业革命精华的先进器具、还是精雕细琢的精美玉器,在我们现在看来都是很好的宝贝,但因为认知的不同,在他们眼里,不了解对方的东西,所以都看不上。


21.jpg


和田玉因历史、文化、工艺而具有价值,懂玉的人看到这些,看到和田玉的过去和未来,他们认为和田玉具有巨大的人文价值,也拥有潜力足够的经济属性,所以视之如珍宝。

物以知为贵,因为懂得,所以珍贵!